7月以来,已经旷日持久的外卖补贴战似有愈演愈烈之势。0元喝奶茶吃汉堡,订单暴增本财配资,骑手争分夺秒,商家忙到关闭外卖系统……外卖链条的各个环节都因巨量补贴的涌入,而忙得不可开交。
\n7月18日,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、美团、京东三家平台企业,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》等法律法规规定。
\n外卖“三巨头”被集体约谈,显示出监管部门对外卖行业非规范竞争现象的高度关注。这既是对近段时间外卖市场“硝烟弥漫”的警示,更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:行业需要规范竞争,实现健康发展。
\n南岸区香溪路旁小区,烈日下的外卖小哥将自己包裹得“密不透风”。记者 谢智强 摄/视觉重庆
\n01
\n百亿补贴、大额优惠券、“超级星期六”活动……互联网行业已经许久不见如此高调的大型商战。
\n中国外卖市场在经过2014年至2016年的价格战、补贴战之后,近3年外卖规模的增速已大幅放缓,格局趋于稳定。既然如此,为何如今的外卖市场还会再掀波澜?有业内人士认为,究其本质,是谁都不愿意放过即时零售这块大蛋糕。
\n一面是外卖企业的“即时零售”业务突飞猛进,对传统电商形成挤压。
\n目前,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已突破5.45亿人,在网民整体数量中约占五成。外卖品类也有了很大变化,从生鲜到餐饮,从快消到日用品,如今,万物皆可“外卖”。
\n平台企业通过整合“本地商品”零售供给与即时配送能力,构建起“万物皆可送”的生态,撑起了想象力巨大的即时零售市场。数据显示,预计到2030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。
\n有业内人士表示,美团已经深耕即时零售多年,积累了3万家闪电仓。特别是其即时零售品牌“美团闪购”,已渗透至3C数码等京东核心品类本财配资,挑战后者作为老牌电商的势力范围。
\n也有媒体指出,面对美团的跨界阻击,传统电商品牌自然不能坐以待毙,只有从源头,也就是从高频使用的餐饮外卖入手,与美团抢夺流量入口。
\n另一面是传统电商陷入增长瓶颈,渴望“即时零售”带来发展新空间。
\n近两年,抖音、拼多多等新兴平台入局电商,给淘宝、京东等传统电商品牌带来较大的增长压力。对头部传统电商而言,即时零售就成为关乎未来增长曲线的关键战场,也是撬动核心业务再扩张的重要支点。
\n一是即时零售是比餐饮外卖规模更大的市场,平台企业也早有布局。比如,早在2015年,京东就推出“京东到家”,为消费者提供周边几公里内商家的即时配送服务。而京东涉足外卖,则是为其即时零售业务填上一块重要拼图。
\n二则是“泼天流量”对电商极具吸引力。外卖送奶茶也好,即时零售卖菜也罢,本质都是高频刚需的流量入口。消费者一天点两三次外卖,打开两三次APP平台,可为传统电商平台的其他高利润业务带来更多曝光机会。这种隐形价值,可能比外卖带来的利润还值钱。
\n增长困局之下,各家企业频频“出招”,为今年的餐饮“外卖大战”埋下了伏笔。2月,京东高调入局外卖,给骑手缴纳五险一金,并随后推出外卖“百亿补贴”;5月,淘宝宣布“淘宝闪购”提前上线,并携旗下饿了么推出“大额满减”优惠券;作为守擂方的美团,面对来势汹汹的对手,也一度推出“0元外卖”活动。
\n江北区观音桥龙湖新壹街,外卖骑手在烈日下配送外卖。记者 李雨恒 摄/视觉重庆
\n02
\n平台“请客”,消费者当然喜闻乐见。社交网络上,许多人都在晒自己“薅羊毛”的“战果”,人们仿佛找回了外卖平台初兴起时“红包满天飞”的快乐。
\n只是此一时彼一时本财配资,平台企业这样“撒钱”真的健康吗?质疑声也随之而来。
\n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“综合整治‘内卷式’竞争”。“内卷式”竞争通常具备低价竞争、低质竞争、重复竞争和缺乏创新竞争等特征,有观点指出,此次的“外卖羊毛”是人为制造的、远低于成本的超低价,而非效率提升或成本优化后的企业让利,有“内卷式”竞争之嫌。
\n前不久,就有地方餐饮行业协会发出了《关于呼吁外卖平台停止“内卷式”竞争的倡议书》,称目前三家平台的无序竞争已引发了餐饮行业系统性危机,包括强制摊派补贴击穿商家利润底线、订单激增引发消费者体验恶化等。
\n各个参与方对“外卖大战”的态度也不尽相同。奶咖茶饮品牌通常欢迎外卖补贴,因为它们大多推行加盟模式,品牌通过向加盟商卖物料赚钱,所以单量多多益善;而加盟商却需要考虑更多,因为商家通常要承担部分补贴,会让单杯饮品的盈利减少,商家面临“参与平台同步补贴很难盈利,不参与则营收受损”的两难局面。
\n另外,超低价模式下,也暗藏更多危害。部分消费者担心商家为了在极低售价下维持运转,可能在原材料选用、制作工艺,乃至服务环节上打折扣,最终损害消费者的体验感和切身利益。
\n商战,固然是市场竞争的表现形式之一。但如果它不能推动行业进步,那商战就没有赢家。反对“内卷式”竞争,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反对那种以牺牲长远利益、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的零和博弈。
\n沙坪坝区渝碚路街道杨公桥社区的暖新食堂,送餐员正在用餐。记者 齐岚森 摄/视觉重庆
\n03
\n外卖,早已融入城市的日常生活。
\n随着平台经济的发展,如今“外卖”的定义也越来越多元。凌晨2点追完剧突然嘴馋的零食、生病时不方便出门买的药品、异地情侣之间无法亲手送上的鲜花——这些曾被营业时间、配送时长、位置距离框住的需求,如今跳出了时空牢笼,为城市消费活力注入了更大的动能。
\n外卖不仅使消费者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,还拓宽了商家的营业半径,同时也给城市带来大量就业机会,为推动经济发展、拉动内需作出了巨大贡献。
\n外卖平台如何破卷,实现高质量发展,对经济社会至关重要。
\n逐步减少“资本消耗”,转向“价值创造”。当市场竞争的焦点被过度锁定在“低价”上,企业投入研发、提升品质、创新服务的内在动力就会被削弱。
\n我国的外卖市场规模庞大,完全能够容纳不同的外卖平台企业共同发展。想让餐饮外卖和更多即时零售业务进一步乘势起飞,最终还是要靠平台和商家共同提供货真价实、保质保量、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。
\n各平台企业要摒弃烧钱扩张,企图实现垄断的短视思维。应结合自身的产业禀赋、商业资源、品牌文化等核心优势,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,真正激发平台经济的创新活力。
\n告别存量竞争,一起联合做大蛋糕。当下以餐饮外卖为核心的价格战,面临市场规模见顶、创新乏力等问题,要想行业实现更大发展,各平台企业还需一起做大市场蛋糕。
\n比如,在三、四线下沉市场,全品类配送、个性化配送服务以及高端精致化外卖等,还有一定增长空间;东南亚、中东、拉美等海外市场发展空间广阔,各企业可联合出海,开辟即时零售等第二增长曲线,参与更高水平的全球产业分工等。
\n让生态链各方都受益,才是平台经济做大做强的题中之义。平台经济的壮大既离不开企业的创新进取,也得益于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、庞大的人口规模优势,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通信技术体系的支撑保障。因此,当平台企业成长为行业巨头时,理应主动履行与之相匹配的社会责任。
\n比如,平台费用过高导致商家利润被压缩、骑手权益保障存在争议、食品安全监管需要加强等问题,就时常引发热议。未来,企业应主动思考如何让生态链的各方都能受益。让消费者得实惠,让商家有利润,让骑手增收入,不仅有利于带动消费,也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正向增长循环。
\n当即时零售以“万物皆可达”,重塑着电商行业的消费法则;当年轻一代对“即时满足”的青睐,不断激发出“24小时不打烊”的消费变革,经济发展、消费升级必将创造出更多的消费新蓝海。平台企业将大有可为,各企业也不妨把目光放长远些。
\n原标题:外卖行业如何破卷?本财配资
宝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